七:山雨欲来

这些天李子过的很充实,虽然领导们各自忙的不可开交几乎把李子和他的事情遗忘到脑后了,但是李子的影响力却在逐渐扩大,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更多人开始关注李子的主张。

市场部遇到很头疼的问题,从销售部好不容易接到订单客户,人家要求明确交期。但是生产部的回答是‘下个月没问题,本月尽量争取’这样的模糊说法。市场部很不满意,经验告诉他们从生产部和车间不可能得到更多的东西,于是常经理找徐总和几个部门的领导一起开销售工作会议,特别拉上了李子,想在会议上把订单问题说明白了。

会上常经理直截了当说:现在问题很简单,这个单我们是给拉过来了,时间是很紧,咱们恒星到底接还是不接?客户那边怎么答复?如果跑单和延期交付的问题在哪里?这回厂里一定要有个说法。

采购的张经理先说:生产部给我们提请购单,我们紧急加班也绝对保证按时完成采购任务。只要你提的数量准确,也不缺料。还有需求时间你提需求的可要算好了,别满打满算,万一路上耽误几天这个很难免,车间里提前准备着,到时候不要找麻烦。

这次代表生产的没有车间的人,只有马部长,在众人的注视下马部长说:这个S501型油压机的生产工艺倒是不复杂,但是也要走好几个车间十几天的加工周期。除了当前订单的生产任务比较紧,还有看车间生产进度,还要看原辅料消耗和到货情况。可是现在车间的实际情况我们并不完全掌握,生产部最多给出理论上的产能,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最后还要看几个车间的执行情况。

常经理说:那我可就接了,我就接下来答复客户按时完成!问题是到时候交不出来怎么办?这个我们承担不了。

众人无语,徐总说:‘理论上可行’这话听起来就是不可行!你要说出来到底有多大把握?如果车间出一点状况就完不成那理论上就是不可行!这个事总是搞不定直接损害咱们的信誉!真的不行不如老老实实告诉人家说不行。

马部长犹豫着说:理论产能没问题到实际生产就是完不成这是老毛病了,到底有多大把握问车间也拿不准。去年底的单子一加劲都按时完成了,但是欠了一屁股债现在还还不清呢。今年是一半以上的订单无法按时完成。如果你们这个单很重要,我们生产部多督促车间应该可以确保它按时完,但是影响到其他的订单就不好说了。

常经理说:具体影响到哪些订单不好说?这个是不是也提前让我知道一下,要不然误了重要客户的交期我们也不好办!

马部长说:那就必须先下这个订单的生产任务,等任务排到各车间以后,我们把几个车间反馈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大致可以提前算出来哪些订单受影响会延期,虽然也不是很准,这个事以前也干过好几次了,总之不通过车间谁也说不出来。

常经理问:先不说订单,如果车间一定要按时完成这个订单,到底都缺哪些设备?什么地方缺人?缺了可以想办法解决吗!这些有没有个说法?我现在去车间看到有的设备和工人忙的要死有的却闲置,解决一下是不是产能能上去?

马部长说:咱们的生产过程太复杂,周期长,除了有几台数控机床的负荷一直比较高,其他设备都不是很缺。你的这个订单也不一定缺什么设备,关键是谁也不知道下个更重要的订单会用上哪些设备、哪些人,会不会有冲突。

常经理说:订单不就是一个一个来的吗?谁知道什么时候来!插单和调整都难免,我总不能一气把这几个月的订单都给你们吧?

马部长说:可是订单之间在生产上互相影响这个你们也要考虑到,不能每次只考虑这一张订单,咱们厂这么复杂的生产系统是一个整体,你们说起来简单我们运转起来必须面面俱到,维护全局生产的稳定对我们部是第一位的,不能只保一两张订单。

常经理一时无话可说,财务的齐经理忍不住插进来说:现在咱们的一些产品利润已经很薄,可有些订单需要紧急采购的原料价格过高,加班人工费用也高,运输成本也不合算,仔细算算已经属于赔本生产了,可接单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生产,也不做成本预算,最后一块分摊,哪个赚钱哪个赔钱根本算不清,这个问题也要解决了。

众人心想,这不是更添乱了吗。徐总皱着眉摇摇手说:你说的那些都是补药,等咱身体养好了拿来补补身子,现在都火烧眉毛了,来得及吃药吗?

看到又没人说话了,徐总说:“要解决这事没车间不行,现在车间的人不在,就都往车间上推,可真去找车间又是一笔糊涂账。车间也说了要解决,可也不是这一两天的事情,它现在不找你的麻烦就烧高香了。咱们恒星一直下生产任务不都是拍脑袋吗?你们让我来不就是你拍完脑袋让我给你们担着!让我给你们打包票!让我上车间给你们盯着去!”徐总一边说一边把拿在手里的笔扔到桌上。

看到徐总越说越生气,常经理赶紧说:不是不是!这个问题就是请领导来监督,每个环节各司其职,有问题好尽快改进,不能总得罪客户。而且,生产车间的问题不是不能解决,我认为信息部的方案就很好,多听几种意见有好处。

一直不说话的李子立即成了众人瞩目的中心。李子虽然这些天跟常经理很合得来,答应一定帮忙,但是碰上这样的场合还是有点没想到,话该怎么说李子一直在犹豫。

“我的方案也是补药”,李子一出口会议室里的人都笑了,气氛也稍微缓和下来。

徐总说:李子我们都知道你,你不是补药,你是速效救心丸。

会场上又是一片笑声,看到气氛比较轻松,李子胆子大了很多,说:问题的最终是车间的详细作业计划到底是什么,在哪台设备哪个人身上是什么计划,什么物料什么时候投入和产出,每个生产细节都清楚,没有这个说什么都没用,有了这个最后的交期就是可信的,差出几天去都没事。这样起码现在市场部的问题就可以解决。

常经理立即插进来说:没错,我们就是要看到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每台设备每个人都有数,到底什么时候能完工,我们心里就有谱。你车间是不是照这个执行的那另外再说,起码我们能拿到第一手的产能信息,要不然车间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最后全都是拍脑袋。

李子说:如果把作业计划当成理论产能来用,对其他部门起到的作用可能更大。对车间起到的作用不一定是现场生产指导,除了关键节点不一定严格执行,是什么由车间来决定了。

常经理说:我看过计划的操作界面,我们完全可以掌握,我们来操作下达计划,起码了解这个月的产能够不够完成订单。

徐总问:什么操作界面?

李子说:我做了一个理论上的操作界面,还有一些模拟数据。工艺数据由工艺部门掌握提供,到了制定计划的环节反而很简单了,只要给产品、时间、数量和优先级就行。相当于模拟出整个生产过程。除了市场部,这个计划对采购、对库存、对生产部也很重要。

张经理说:没错,我们看到的是物料需求的精确时间和精确数量,可以监控每个物料的数量从现在到未来每个时间点上,这样就可以确保按时供应,避免停工待料,也避免库存过高。现在的很多物料问题都是生产过程不清晰导致的。这比ERPBOM分解物料强太多了。

徐总先点头,然后又摇头,说:你的理论我们都是知道的,理论是很好,车间说过了,工艺数据不准、生产中意外因素太多,他们也不可能按照分钟的精度来执行。还有车间已经答应用更现实的手段改进管理,会严格执行交期,交期准了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

李子说:工艺标准数据有一部分是准的,另一部分可以通过MES数据得到。我正在做一个简单的MES软件,准备给五车间记录工序的一些细节,时间、设备、人员、重要技术参数等,有一定的数据积累以后就可以统计出工艺数据。计划的精度不存在过高的问题。我认为现阶段详细作业计划并不是给车间生产用的,而是一个多方协议,市场部、车间、生产部和采购库存等部门都没有异议,就达成一个协议,对生产而言只有最后的交期有意义,必须执行,中间的每个细节不是强制车间执行用的,只是证明最终结果的合理性用的……

常经理打断李子抢着说:对了,‘没有异议’这点最重要,谁要是有异议,就可以指着计划上的每个细节说事,或者交期不对、物料供应不对、设备不对、工时不对、优先级不对,或者把别的计划挤了占了,无论说什么都是有凭有据,就不再是拍脑袋了。你拿出来这个详细的东西,能证明我的订单就是完不成,我们也认了。要不然,你的交期都严格执行了,你都加班加点了,可我还是不相信你。

张经理说:没错,生产管理就是要拿出东西来给全厂看,车间是你管没错我也不想参与,可是生产能力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跟全厂都有关联,你老是藏着掖着的,突然闹出来事来又都是你自说自话,让别人怎么办?

李子继续说:车间说严格执行交期和按时完工,但是必须先要有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必须合理,才是下一步的严格执行。否则计划和目标都根本不合理怎么严格执行?现在的很多问题就是一开始的订单交期是对的,可是简单的插一个单对车间也是意外,再加上真的生产意外和延误,原来的产能计算已经不合理,理论交期早都跟着变了,可车间还去照这个目标去执行,结果注定完不成,车间干的很累还是被指责。所以车间最应该站出来证明问题是出在目标不合理上,而不是互相空对空的指责。所以解决计划问题就是解决生产目标问题,也就是解决产能问题。

有人直接附和说:对,生产意外是什么东西?你先要有计划,再说有意外,没有计划什么都可以是意外,最后全都是车间说了算的。

又有人说:有了计划再有MES就能随时发现意外了,要不然到了交期出不来活才能发现问题。

由于说到比较敏感的话题上,多数人开始私下讨论,会场陷入一片嘈杂。但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几乎都是在支持李子的观点,形势似乎越来越热烈。

徐总的脸色开始难看,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下面人早算计好了专门在这个时候拿出来施压的,可现在明显不是摊牌的时候。于是徐总问旁边的马部长:马部长你说说看!

会场立即安静下来,李子紧张的盯着马部长的每个表情,不想错过任何信息。

马部长面色沉重,摇头说:这个理念的确很好,但是执行起来难度太大。关键看车间是不是认可,车间最直接掌握生产,他们才是最终用户。如果车间不是以一种主动使用的态度,而是一种应付上级或者应付其他部门的态度,这个东西要使用起来就很难——咱们车间的应付事的能力是很强的。

李子第一次听到马部长直接谈他的观点,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李子从直觉上并不同意,但是一时没有想太细,在这个场合也不好说什么。

徐总说:没错,这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不光是咱们车间的应付能力太强,这套理论在管理上必须要有一套东西和他相配合,甚至要有一套企业文化相配合,可是对这些咱们没有经验。比如你的‘多方协议’理论说起来很好,可是具体怎么操作?工作流程是什么?有争议最后谁下结论?还有这么好东西为什么那么多车间分厂不愿意接受?这些细节谁考虑过,说出来看看!细节上谁都没弄清楚,真要伤筋动骨的干起来咱们就成大跃进了

李子听了这些话心里一沉,似乎击中的正是李子的软肋,对这些李子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毕竟没有现场工作经验,之前想到的都太肤浅,此时甚至拿不到台面上。

马部长说:李子你不妨想想看,就是现在的状况和条件,你怎么搞定车间让他们主动接受和执行这套新东西。

李子脸上神经质的笑了一下,心里有几分讥讽的想:“改革怎么能成功?只要把保守派都变成改革派一起来改革,改革就成功了。”但是嘴上什么也没说,只点了点头。

徐总似乎看出李子的心思,一边合起手中的本子起身准备离开一边说:我还有个会,今天就到这里,小王你把会议记录下午给车间也发一下。老马你说的也不对,有些东西车间到时候自然会主动,你可以等,有些东西要等车间来主动,那叫‘缘木求鱼’。等到咱们的理论、方法和时机都成熟了,‘逼蒋抗日’倒不是不可能。

众人都笑了,常经理跟着打趣说:“来个西安事变,先把冯厂长刘厂长都抓起来。”徐总笑着补充:“还有姚主任!饿他三天不管饭吃。”马部长说:“李子你想上什么系统都没问题了。”众人轰然一笑,纷纷起身打着哈哈散会而去。只有李子心里叹了口气,表面上是热闹了,除了一个会议记录最后什么结果也没有!但所有的事情都留着一个悬念在那里,似乎在等待着下一步的发展。李子想起一句诗:山雨欲来风满楼。可是李子并不太在乎这些,真正让李子心事重重的是和去年相比徐总态度上的微妙变化,领导的心思似乎很难把握。

 

上一章 下一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名称:北京东方小吉星公司,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57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