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管理不包含APS理论?怎么可能!


 

企业生产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有各种各样的理论、理念、思想和方法,门派繁多。比如有阿米巴,有西格玛,有JIT丰田看板,有PDCA,有TOC、有供应链、有敏捷制造.....其各自的主打套路也不相同,有的主打降低成本和减少浪费、有的主打生产现场管控、有的主打产品质量和安全、有的主打降低物料库存、有的主打目视化管控......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这么多管理门派之间,如何建立一个标准且规范的沟通渠道和对比方法?比如信奉西格玛的管理者遇到信奉阿米巴的管理者,如果让他们各自阐述理论,必然陷入复杂理念和概念的争论中纠缠不清,谁也无法说服谁,那么有没有简单方法快速见出分晓?

本网站文章:《APS让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生产统计自由》描述了不同生产之间如何对比。其实不同管理理论之间的对比也与之相似,跳过复杂的理念、概念和名词,只要各自直接拿出企业实战APS生产计划数据,辅以多种统计分析表格,各自理论的特点、差异和优劣就一目了然。

比如西格玛派管理者看阿米巴派管理者的APS数据,发现同一个产品有多个不同工艺模型,在不同场合下APS排产结果相差很大;阿米巴派会发现西格玛派在APS数据里集成了大量的生产细节信息、操作规范和质检标准,方便对生产现场做精确管控与考核;他们再一起去看JIT派的APS计划,发现有大量精确到分钟的物料需求计划和极度接近0的未来库存量......大家的共同的反应是:‘哦,原来这样也可以’。然后是:‘如果这个方法对我有利,为什么不用?

各管理门派用APS计划数据做充分沟通,就会产生一个集各家所长且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生产管理模式——但这并非重点,重点是APS是一种可以表达任何生产理论的精确语言,就像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一样,是所有企业、所有理论通用的基础工具

很多企业会有疑惑:APS难道不是众多管理理论中的一个?怎么会是不同理论通用的基础工具?

答案超出很多企业的想象——APS不是关于企业生产计划的理论,而是关于‘一切计划’的理论。APS通过满足‘一切计划’的需求来满足企业生产计划需求。

与之对比,企业最典型的想法是这样几种:

  • 我的生产管理需求是以下这些......APS只要满足这些需求即可。

  • 我的行业很特殊,有以下几种特点......所以APS必须是专门开发的行业版。

  • 我的管理机制是按照***理论的,APS必须是专门版本才能符合这套理论。

企业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它来自于ERP等软件的实践经验,但 却对APS不适用。原因很简单:第一,企业的生产需求是动态、灵活改变的,不接受需求的限制;第二,企业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式也是动态、灵活改变的,不接受行业 的限制;第三,管理理论是动态、灵活改变的,企业不接受管理理论的限制;第四,企业还会动态、灵活地接受新的管理理论,企业不接受管理门派的限制。

可简单总结为:企业APS生产计划不接受任何限制,不否定任何 排产功能与方法

再换一个形象的说法,APS合同里不能有这样的条款:由于甲方信奉***管理理论、属于**生产行业、提出的需求文档中不包含......所以本APS软件不包含以下理论、概念和功能......

因此以下合同条款与APS理念相违背:

  • 由于甲方是服装行业,因此不存在‘加工装配行业’的‘中间品库存量’需求......

  • 由于甲方属于离散加工行业,不存在‘流程工序’和‘最大间隔时间’需求......

  • 由于甲方信奉TOC约束理论,不使用优先级、关键资源、产能优化等功能......

稍加思考不难发现此类条款的荒谬之处。这些条款不仅在概念和逻辑上存在错误,更主要的是企业的想法会改变、生产管理会改变、甚至产品和生产方式都会改变,APS软件必须不断适应和支持企业的新想法、新管理、新产品、新生产方式,而不是 因为企业的管理方法、行业和当前需求就推卸责任,否则企业发生很小的变化之后APS必然死掉!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过于强调自己的行业属性和当前需求,以为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实际效果却是暗含以上条款,限制了企业未来的管理发展 和生产变化,导致很多APS项目无疾而终。

APS必须满足‘一切计划’的通用需求,不仅满足企业当前需求,还必须全面覆盖企业未来的、潜在的、未知的需求,才是真正满足企业需求。所谓 的‘行业版’和‘企业版’其实只是‘推卸责任版’。

因此APS必定是一个‘通用化’的或‘工具化’的软件,可简称为‘APS工具化原理’

同样道理,企业管理者也必须跳出狭窄的企业视角和行业视角,站在‘一切计划的通用需求’高度来俯视自己企业当前的生产管理需求。这当然存在一定难度,但企业管理者只要深入理解APS理念和功能,可以很容易实现这个目标。

比如APS里常用到的‘沏茶模型’、‘运动会模型’、‘饭局模型’都不是生产计划,而是普通生活场景,但是从更高视角很好概括了生产计划的需求,提示全新的 管理思路。

再比如‘APS终极考验’是计划员接单后半分钟内做出快速答复, 由于条件过于极端极少有企业会在实际生产中提出这样的需求,但视角变为指挥员在战场上对突发敌情 快速判断处理,它远远不是什么‘终极考验’只是最平常的职责。

其他典型APS概念和方法如‘第一时间理论’、‘临界点管理’、‘预测与情报信息系统’、‘四层结构理论’、‘战机座舱化操作界面’,只要从‘一切计划’或‘作战计划’的高度和视角切换到企业生产管理,会发现其管理意义简单、清晰、明确。

下一个关键问题是:APS从解决‘一切计划’的需求出发,甚至适合更高级的作战计划,其理念和功能必然远远超越企业当前实际需求,它对企业生产是否 属于不实用的奢侈品?

只要简单罗列作战计划的所有可能需求,会发现它与 企业生产计划的某个需求一一对应。所谓奢侈品功能一旦遇到某种生产情况就会变成必不可少的基础功能。作战计划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更高级,实际不存在超越于生产计划之上的‘更高级计划’。

再进一步,本网站文章《从‘APS终极考验’思考APS的本质》中定义了一个 全新概念:降维APS。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如果企业无法象‘APS终极考验’那样用APS答复订单交期;也不会用APS来重 建‘内部责任链条’;APS也不会受到企业内部极限施压......总之当APS的核心概念与功能无法完全发挥,APS可以降维使用,变成如:先进生产调度 、先进生产报表、先进现场报工、先进生产聊天......甚至只起到‘先进摆设’的效果。但做为‘先进摆设’的APS仍然不是奢侈品,而是企业管理的必需。因为这个‘先进摆设’里包含 的先进理念和功能就象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当前现实生产管理’与‘先进生产管理’之间的差别。让企业对自己的管理不足随时有对比, 促进管理提升和改进。

对任何不满足于当前生产管理现状的企业,APS是必须品而非奢侈品。

当APS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具,很自然的,不同管理思想、方法和门派会用APS数据来精确表达各自观点,以及互相沟通。目前在多所大学的生产管理教学和研究中,用APS数据语言来精确对比分析不同管理理论已经得到具体运用。

当没有APS的时候,生产管理理论可以从不同角度弥补企业缺少APS的不足;但是APS出现以后,不以APS为基础工具、不以APS数据表达理念和方法的 管理理论不再可能出现。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7Allrightsreserved
主办单位名称:北京东方小吉星公司,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57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