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M的重要升级概念——最低优先级

所谓优先级,顾名思义就是重要的程度。在APS中的‘计划优先级’或‘订单优先级’,就是计划或者订单的重要程度。很多企业在传统生产管理中对此概念一般只有定性,如‘重要’、‘不重要’、‘比较重要’之类,由于过于简单,只适合做人工判断。但在APS中‘优先级’是一个重要概念,必须用精确的数值表达。在PRM中,优先级是从099.91000个数值,优先级10.5重要程度大于优先级10

优先级概念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产能和资源是有限的,企业生产所需的时间、设备、人员都是有限的,订单与订单、计划与计划之间必然发生对资源的争抢和产能的‘冲突’,那么有限的产能和资源如何分配给冲突的订单和计划?必须有一个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优先级’概念由此产生。假如企业的产能设定为无穷大,资源没有冲突,优先级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很多粗产能和MRP中都没有优先级这个概念。APS与生俱来的目标就是解决有限产能问题,因此‘优先级’必然成为APS的重要概念。

优先级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很大的管理问题。对多数企业来说优先级有两个大的来源,一个是市场和销售部,一个是生产管理部。来源于市场部门的可称为‘订单优先级’,来源于生产部门的可称为‘生产优先级’。

1)  订单优先级

订单优先级来源于客户对订单交货时间、数量等的期望值和急迫程度,也来源于市场和销售部门对订单的管理。比如客户提前预定、全额付款、属于知名大企业、要求很急迫,这样的订单优先级一定高于临时、无预付款、小企业的订单。除了客户方面的因素,市场和销售部还经常要根据客户的信用程度、客户关系紧密程度、内部协商等综合考虑,决定‘订单优先级’的高低。

2)  生产优先级

    生产管理部门对订单重要程度的认识与销售部有所不同,他们的目标是为了生产过程的顺利和高效。比如经常希望把大的订单先做,把小订单推后或者把小订单合并成大订单再完成,或者把很多订单的某道工序集中在一起集中完成,而不是完全按定单时间生产。

当生产部与销售部在订单优先级上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生产管理题目:优先级管理。企业不可能完全以某个部门为准确定优先级,一定要结合多方的意见协调一致解决,但是仍会有主次之分,关键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机制。这个机制不必保证优先级100%正确,但应保证‘优先级’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合理性。但是在实际APS操作中,面对复杂多样的实际情况,企业往往感到很困惑,对优先级这个概念不知道如何把握和运用,更不知道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甚至一些企业感觉自己根本拿不出‘优先级’这个数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小吉星公司通过对多个项目的深入研究发现这并非偶然。

企业接到的订单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优先级,还有数量、期望时间、截止时间、生产工艺等等,这些参数与优先级一起综合作用才产生最终的生产计划。当与其他参数相结合,优先级就会出现非常复杂的情况,特别是产生出一个对企业非常重要的新参数——‘最低优先级’。

企业对订单通常有‘截止时间’的要求,订单的排产结果是否可以满足‘截止时间’与优先级有直接关系。当优先级足够高的时候,截止时间就容易满足,因为各种紧缺的资源会优先供应该订单的生产。当优先级降低,紧缺资源就会被其他订单占据,截止时间就得不到满足。此时,企业需要了解能满足截止时间的最低优先级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如果低于这个数值,订单的截止时间就无法满足;如果高于这个数值,订单就可能占据其他订单的资源,而这种‘占据’并不对满足截止时间带来任何好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一种不恰当的资源占用。因此,‘最低优先级’就是:可以满足订单截止时间又能最少占据其他订单资源的优先级数值。最低优先级还可以近似看成‘最合理优先级’,体现了企业最大程度降低机会成本的生产模式。

目前小吉星PRM在‘评价排产’方面最新的重要进展就是完成了‘最低优先级’的自动计算功能。以后企业可以对订单设置不同的截止时间和期望时间,然后计算它的最低优先级,之后就可以更有依据地做出生产决策。这个数值让企业清晰地认识到一张订单在PRM系统中的合理位置,是企业做生产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成为销售部和生产部之间协调意见的润滑剂。企业还可以因此更深刻地认识到‘优先级’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从中也可以看到,新概念导致新功能、新理念、以及新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机制,企业管理的升级往往源于概念的升级。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名称:北京东方小吉星公司,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57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