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不起的时间差

企业实施APS有一种很自然的想法,APS一定要和原有的ERP或者MES连接在一起,连接的越完美越好,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企业管理系统。但是这个美好的愿望很可能从理论上就要落空,原因就在于‘时间差’。

一个简单但很经典的例子开始:

某企业有一个关键原材料‘M’的采购周期比较长,因此生产计划需要以M的采购到货时间为准。假如M物料周五即将采购到货100件,该笔采购业务已被记录进入ERP的采购模块,时间,数量,品种都非常详细。并且,ERPPRM的接口做得很完美,所有关联数据都已导入到PRM的‘线性库存表’中。与之对应的A订单的详细的现场作业计划已下达完毕,保证货到就可以开始生产。总之,采购与生产紧密结合,一切都按部就班,完美无缺。此时,PRMERP就像一对亲密战友,各司其职同心协力。但是实际情况并非那么简单,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ERP与APS之间的裂痕开始显现和扩大......

周一上午此时距离生产开工还有5天时间,供应商来电话告知:由于下大雨导致公路交通受阻,周五可能无法100件全部按时到达,但是可以保证先到40件,剩余60件一周后一定到。这似乎只是个很平常的小事情,但是正是这个‘小问题’导致APSERP理念上的差异开始浮出水面。

ERP业务角度,对在途数量的管理并不是很严格,只要采购合同不被取消,到货的过程并不是严密监控和随时更新的。更主要的,一个简单的、提示性的供应商电话不足以导致ERP业务的发生或者调整,ERP更看重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且要有真凭实据。货物的运输过程中的一个提示信息基本上与ERP无关,更与传统的生产管理无关。ERP下一个管理点是以入库为准验证采购合同的执行。这意味着,企业的某个部门虽然接到这个电话,但从ERP系统中根本看不到任何状况的发生,APS只有等到周五实际入库发生以后才会在ERP库存模块中看到原材料供应减少和延迟的数据。

但是,这个小事情对APS造成的影响可并不小。不难想象生产现场将会遇到的情况:当生产管理部门等到周五入库的时候才发现物料供应减少,可是开工时间已经逼近,相应的设备、场地、人员、原辅料等都已经做好准备,此时出现原料不足只好停工待料,造成产能的浪费。调度员可能会临时把别的计划拿到今天来填补,但也要一段时间的安排和准备。被延误的A订单还要再找其他时间补上,势必挤占其他计划的产能,又将导致一连串复杂的连锁变动,还会导致牺牲其他订单的交期。

究其原因,APS是计划系统,是对未来做预测和安排,一旦APS计划不是提前预判和提前安排,而是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被突发的现实逼着做延迟和调整,就会缺少回旋余地,导致非常被动。此时,APS的主管部门一定开始抱怨ERP和其他部门:采购延迟并非突发,明明一周前已经得到了信息,为什么没有及时反馈给生产,才造成一连串的被动局面?

在这里要解答一个共同的疑惑:供应延迟在多数企业都是一件小事,为何对APS的影响如此之大?根本原因还要从APS的理念说起。APS的目标是精确的作业计划和降低库存量,因为时间和数量都很精确所以不需要很大量的安全库存。原料的储存减少了但因此对物料的供应时间的要求也高了,‘准时供应’成为APS企业生产能力的一部分。在APS计划中,供应延迟等同于生产延迟。而在传统生产管理中,生产作业时间本身没有那么准确,而且每种物料都有较大的安全库存量作为保证,对物料到货的时间要求不是那么精确,因此采购晚到不是很大的问题。

APS的理念决定了企业生产计划的高度精确性、和高度预见性。这导致APS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导致未来计划改变的各种因素都高度敏感。一旦出现这些因素,或者仅仅是发现有它的苗头,APS就应在‘第一时间’立即处理,不需要等待ERP业务的发生,不需要走复杂的工作流程,不需要有真凭实据,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机制运转,当机立断做出应对,这样才符合APS的理念,才能让APS真正运转起来。

想象对此例最正确的处理方式:当周一APS部门从采购了解到了供应商电话的内容,不要等ERP,立即把周五M物料所对应的A订单向后延伸,或者再把其他计划顶上来,或者把空余出的产能用于之后下达的其他订单。如果周五M的实际到货并没有延误,最多的损失就是了M物料入厂后没有被立即消耗,多积压了几天,这个损失并不大。而且企业也还有机会把A订单再重新拉回到周五执行。但是如果M物料真的延误到货,一切生产仍然按部就班,避免了混乱和损失。

更进一步,如果APS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寄托于供应商打来的电话,这也是企业所不能接受的。假如一个不负责任的供应商周一没有打这个电话,而是到了周五早上提前2小时告知,一切都已经太晚!所以对于关键的物料,APS系统必须主动和供应商联系,确认和落实到货的时间数量,而不是坐等供应商的电话。在此例中,‘第一时间’很可能发生在周日——周日下午天气转阴,预报周一有雨,此时APS部门就应该动作起来,询问供应商、落实到货时间、调整生产计划,或者做好因交通堵塞而调整生产计划的一切准备。APS自己是没有休息日的。

APS主动出击最早可在周日,确实的ERP数据要等到周五,6天时间,这就是APS在‘第一时间’处置与等待ERP数据再做处置的时间差。从这个时间差体现出的是APSERP在理念上的巨大差异。由于APS的目标是制定计划,是面对未来,由于未来总是充满各种可能,而且‘未来’与‘现实’只存在有限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对APS极为宝贵。APS必须是一个嗅觉极其敏感的探测者,要把一切有可能影响未来的信息和潜在因素在‘第一时间’都收集到自己手中,做各种过滤、分析、判断和决策,才能给未来制定生产计划。所谓‘第一时间’,是预测一个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最早时间。‘第一时间’越早APS对生产计划的处置就越从容和主动。如果错过这个时间点,企业就会丧失宝贵的时机。很多事情一旦发生,ERP可以等,APS不能等。

与APS的‘未来’相对,ERP的理念是忠实地记录和处理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虽然ERP的核心概念是‘PPLAN,但是ERP对未来的、还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落实的业务完全不感兴趣。比如在ERP的库存中没有出入库记录就没有结存数量;应收应付中没有发票就没有凭证;财务中不做月底结转就没有资产负债表。ERP不会根据‘有可能’的业务去预测未来的库存量、未来的应收应付或者未来的资产负债表。只要不是真实发生的,预测和未来数据对ERP都没有意义。既然业务已经发生完毕,慢一点也无妨,所以ERP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并不要求很快的处理速度,所以ERP没有APS‘第一时间点’这样的概念。

能不能让ERP换一种思路,承担起监控、收集和传递未来的、未发生业务信息的责任,从而为APS提供服务?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目前阶段不可能实现。ERP的理念框架与APS相差太大,没有针对APS的原理和功能做相应的设计,特别是没有建立‘产能因素’、‘生产计划因素’或者‘第一时间点’这样的概念和业务流程,因此ERP无论从理念、团队、人员要求、工作流程和管理机制上考虑,不可能为APS提供有效的服务。

因此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AP不要抱怨ERP不及时提供相应的信息,ERP从理论上和设计框架上就不承担为APS监控、收集和提供各种信息的责任。APS必须自己去收集、监控和掌握对APS自己有用的信息,包括采购、库存、销售等方面的信息——虽然表面看上与这些信息是在ERP的采购模块、销售模块、财务模块或者库存库存模块中的业务流程中掌握和控制的。APSERP原来是‘道不同不相与谋’,到了该分道扬镳的时候。

现在再看与ERP分道扬镳以后的APS,它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独立的工作团队,有自己的收集数据的专用方法和途径,有自己的一套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APS就像一条生活在企业心脏里的章鱼,一边把触手伸向企业的各个角落,一边快速游动。 在企业长年积累的很多管理经验中,恰恰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这对所有建立APS的企业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企业中可以找到很多类型的‘时间差’业务,比如:

当采购部门做出了一个采购决定,在ERP采购单还没有审核之前APS就应把信息传递回去用于分析未来产能计划;

在采购流程中,APS不能等供应商来通知就主动去电询问以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开工;

当供应商当仓库发现数量亏损,可能会等到月底出一个盘点报表,但是APS不能等到月底,必须立即反馈和并检查是否影响未来生产计划;

当销售部门接到客户电话下个月可能会有一笔订单,销售部门确认和协商和做任何记录之前,APS要立即开始做相应的生产计划的准备和安排。

在APS与ERP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下,APS是否还有必要与ERP连接而成一个整体系统?从很多企业实施APS的经验看上,连接对企业管理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其重点主要在查询统计分析,而不是进入到APS或者ERP的核心业务流程。设计一套合理、高效的APS与ERP的对比分析系统是多家企业正在探讨的目标。

另外我们看到传统ERP与APS的时间差主要发生在‘进销存’环节上,但是APS这条章鱼触手所抵达的最重要的角落并不是这里,而是‘MES’生产执行系统。

MES的理念与ERP相似,也是对当前业务的处理系统,它关注的是现实而不是未来,它对未来的、尚未成为事实的东西不感兴趣。如果今天的生产发生了延误,MES的重点在于记录当前延误状况和延误原因——可能是原料供应的时间晚了、可能是生产延误了、也可能是发生了废品和返修,而不是告知由于本次延误将影响到2天以后的交期,从而影响到另外5张订单的生产计划,而这正是APS最为关注的核心要点。

所以与ERP相同的道理,APS同样不能坐等MES传来的生产现场记录——因为等到MES把数据传递过来再调整APS计划已经太晚了。APS必须主动出击,在第一时间掌握生产现场的各种动态信息,比如当前生产的状态是否正常、延误的原因到底是设备问题还是原料问题、出现废品是工人的熟练程度问题还是工人的态度问题。这些MES表面数据之外的信息直接影响APS计划。APS必须主动预见,独立判断,现场的变化因素是否超过‘临界点’,如超过临界点则立即调整计划。对MES处理中尤其重要的是,APS要在一个事件出现苗头的同时就做出预警和处理,避免让逐步积累而发生的事情变成‘突发事件’。

有一句名言对APS很适合:‘这个世界没有意外’。换一种说法,没有任何事件是完全‘突发’的,APS的信念就是‘突发事件’一定有前兆,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抓住每个事情的前兆就是APS要承担起的责任。但是生产现场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无法预料的事情,比如突然的停电、事故、设备损坏等。怎么办?此时,现场的处置应由现场人员和车间负责,APS的主要责任是面对未来和规划未来——今天的突发情况就是未来事情的前因和预兆。如果当前生产的混乱已无法避免,那么从混乱中找出线索,找出应对的方法,确保明天或者后天的计划准确就成为新的目标,这同样是一个极具挑战性题目 (对此更深入的探讨请看《初始化、临界点与APS的初级阶段》)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分析APS系统的特点:

APS第一个特点是‘速度’,APS面对未来,它的反应速度必须快过多数部门的业务流程,APS系统就是企业里的‘快速反应部队’

APS的第二个特点也是比速度更加重要的东西——‘主动性和责任感’,这正是很多企业生产管理中长期缺失的东西。APS不能坐等,不能消极,必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主动去寻找潜在的因素和线索,APS是自己给自己寻找工作。而在一种缺乏责任感、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下,APS除了给别人照本宣科的下达生产任务,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工作。APS理念的不同导致它对人的意识、态度和素质的要求也大不相同。所以APS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不仅有‘时间差’更有‘意识差’。APS‘精确’‘准时’的理念和快速主动、有负责感的工作方式可以带动各部门的运转和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APS的很大一部分自身价值也正体现在此处。

APS的第三个特点,是‘团队’。从物料供应、到生产执行,到工艺模型的建立和调整,到确认和下达计划,到随时收集各种信息对计划做调整,一套完整的APS工作流程不可能由一两个人完成,必须是一个密切合作的团队,涉及到企业的采购、销售、库存、车间、工艺等部门。建立一个高素质的有战斗力的团队是实施APS的前提条件。

APS的第四个特点,是‘独立运转’。APS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未来世界,而企业已有的ERPMES系统都是面对当前或者过去,理念差异过大,无法承担给APS提供未来信息的工作。因此APS必须独立地承担起从收集各方面信息,从整理数据、计算和排产、生产执行监控、到查询统计分析的全部工作。但是反过来,APS可以有效带动其他系统的运转,这是另一个大的管理题目值得深入研究。

APS的第五个特点,是‘管理机制’。APS的运转需要一个有效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和和管理机制作为保障。这个机制要适应企业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同时要体现APS的要求。

APS5个特点,也可以分析出目前企业实施APS不成功的5个重要原因,第一个失败原因就是以传统的ERP速度去要求APS;第二个失败原因是APS人员缺少主动性和责任感;第三个原因是没有建立强大的团队。第四个原因是APS坐等和依靠ERPMES的数据运转。第五个原因是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没有建立起来。把所有的原因总结一下,我们发现一切根源都归结到看似简单的‘时间差’上。一开始APS只是提了一个很简单的要求,这个要求除了时间上比ERP要早,没有其他的什么特别。但是,此后所有的深刻变革都是源于这个‘时间差’。新的理念,新的运转方式、新的人员素质的要求、新的团队正是从‘时间差’中产生出来。  

APS的新需求代表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带动了企业的进步,APS的‘先进性’也正体现在这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名称:北京东方小吉星公司,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5741号
FONT color=#000000>